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

靜坐、宗教經驗與神經科學

作者:潘震澤
2006/9/15


 前文提及,達賴喇嘛受邀於今(2005)年美國神經科學學會的年會中談「靜坐的神經科學」,引起某些人士抗議,而登上了新聞。如今,達賴的演講已順利舉行,根據發佈的講稿,達賴認為佛教徒應該接受清楚明白的科學證據;如果科學證明佛教教條有誤,就算是佛祖的話,也要予以修正。這一點,確實是相當科學的態度,比起堅持以字面解釋《聖經》的基督教基本教義派,可有天壤之別。
 達賴認為,佛教與神經科學的目標之一,都在於解決受苦的人類心靈。他說佛教徒利用靜坐來控制負面情緒,已有百代歷史,可是比西方精神科學悠久得多;因此,神經科學應該研究靜坐對腦的影響。他還強調,人的道德與慈悲心跟不上科學的進展,因此,科學家與宗教家更應該攜手合作,解決人類心靈的問題。
 問題是,靜坐是否有達賴所宣稱的「促進心靈健康」之功呢?近年來以西藏喇嘛或是練習靜坐者為受試對象,進行腦電波以及腦部造影的測定研究,已經有過一些報告。當然,結果的解釋,見仁見智。相信靜坐有好處的,會盡量朝正面解釋;持懷疑態度者,則會說不管從事什麼活動,只要時間夠長,腦部都會有所改變,不獨靜坐為然。
 這些實驗裡,以賓州大學核子醫學醫師紐伯格(Andrew Newberg)及精神醫師達齊立(Eugene d'Aquili)利用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攝影術(SPECT)在一些西藏喇嘛身上,記錄靜坐時腦中區域活性的變化,結果最有意思。他們發現在前額葉及視丘的一些部位,活性有所上升;反之,於頂葉某些區域的活性,則有下降。至於這樣的發現代表什麼意義,我們得先簡單介紹一二大腦的分區及其功能。
 大腦分額葉、頂葉、枕葉及顳葉等四大區域;其中掌管身體感覺與運動的區域,位於額葉與頂葉交會處,視覺區位於枕葉,聽覺區則在顳葉。除了這些功能明確的腦區外,大腦還有許多功能不確定的區域,稱為聯絡皮質區,負責整合的功能。人腦的高級功能,像是學習、記憶、認知、思考等,則由這些腦區控制;其中尤以前額葉為最重要。前額葉受損的病人,就算身體的感覺運動並未受到影響,但卻似變了個人一樣:他們變得莽撞、缺乏前瞻性,無法與別人產生情緒的互動。因此,前額葉被視為自我的所在,行為的執行長。
 靜坐的人,前額葉有好些區域的活性增加,代表這些人其實處於專心的狀態,而非全然地放鬆。某種讓人在靜坐時專心一致的做法,是在心中反覆默念某個單音節的字詞;研究者發現,讓受試者默數數目字,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(唸出聲來,則會活化控制口舌的運動區)。
 至於靜坐時,功能下降的區域位於頂葉上後方;這部分的腦區接受了來自觸覺、視覺及聽覺的訊息,整合出身體在三維空間當中的影像,也就是本體感。正常人就算閉上眼睛,都知道自己的五官手腳都在什麼位置,也曉得自己是坐是站。整體而言,該腦區讓我們分辨出哪些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,哪些則不屬於自己。中風的病人如果傷到這塊腦區,行動就有問題,因為他們不曉得身體的各部分位置以及身在何處,就算運動神經及肌肉都正常,仍舊寸步難行。
 曉得了頂葉上後方的功能,也就不難看出,該處活性的下降,與靜坐進入狀況的人出現物我相忘及天人合一的自我超越感,可能具有的關聯。由於少了本體感,造成靜坐者出現身心分離、靈魂出竅的感覺(一如瀕死經驗);就好比褪下了臭皮囊,只剩下專注於某種單純思念的前額葉。
 除了西藏喇嘛外,紐伯格及達齊立還以一批天主教修女為受試對象,這些修女利用專注祈禱,也能獲致前額葉活化及頂葉抑制的類似結果。對這些修女而言,她們感覺自己在祈禱時與上主更接近,甚至合而為一;這是她們和喇嘛最大的不同點。
 此外,由意識的研究,我們曉得人有「初級核心意識」及「次級高等意識」之分。核心意識是現時現下的感覺,可以說是動物的意識;高等意識則是對自我的認知,由人類所專有。靜坐或祈禱當中的人,經由不斷地活化視丘與腦皮質間的迴路,強化了核心意識,而降低了高等意識;到了某個程度,他們的腦子不再能分辨身體與外在世界的分界,而感覺自己與萬物合而為一。近年轉向研究意識的諾貝爾獎得主愛德曼(Gerald M. Edelman, 1929-)說過:「神秘主義者訓練自己像狗一樣思考。」他指的就是追求核心意識,而放棄高等意識的舉動。
 紐伯格及達齊立的研究結果,可以部分解釋靜坐與祈禱所產生的宗教經驗;這一點對某些信仰中人來說,可能有些煞風景:自己珍視的宗教經驗,可能只是腦部活性的轉移。至於靜坐是否具有增進注意力、降低緊張等臨床功效,值得神經科學家進一步研究;而培養慈悲心一節,大概就不屬於科學的範疇了。

没有评论: